◎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55]这是因为当国家仅被视为阶级专政的工具时,国家权力的正当性似乎就消隐在阶级斗争的立场之中。
[35]因此,在革命者眼中,民主的议题一定指向对社会基础的改变。[64] 马克思对于代议政治持批判态度。
[34]《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页。《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对专政的阐发是在这一关系下进行的,以之为基础的传统政治教义解说亦未超于此,更多强调的是国家的政权维护功能。张志让先生指出,我国政府之所以是真正的民主,就在于实现这种民意的方法就是议行合一制和民主集中制。[52]罗隆基认为,苏联宪法体制尚区分了权力机关与管理机关,留有分权的痕迹,而《共同纲领》则是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联成一体的一种制度。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概念并未细究权力分立观念下,其实还有总统制、议会制及其他政体的区分,而是都以三权分立概括之,并以议行合一民主集中的理论主张对立处理。
See Paul W. Kahn, Legitimacy and History: Self-Government in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Theo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5 [6] [德]康拉德·黑塞:《联邦德国宪法纲要》,李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01页。其形式一方面是直接收买官吏……另一方面是政府和交易所结成联盟。三是程序实施+实体决定的完全数字化,且实体决定由人工智能方式作出。
进入专题: 数字化行政方式 。2.行政行为完全数字化实施的正当性 考虑到当前以无人审批为代表的地方制度实践多源于行政的自发创新,法律或授权立法规范的缺失导致这种制度创新要在正当性检验中面临更大的非难性。3.行政机关的前置性参与义务 完全数字化条件下,行政行为的作出实际包含了抽象和具体两个技术决定过程。2.数字技术的可控性 当前所提出的算法规制策略实际是从有限的风险预判出发,通过对技术原理或结论的描述来增强人工智能结论的可接受性,而非通过控制算法实施的输入/输出过程实现结论的可演绎性。
但以行政程序环节电子化为发端的自动实施模式,却为后续数字技术驱动下飞速发展的数字化行政实践奠定了技术路径和制度范式。在规制路径的选择上,可以从依法行政角度强化行政机关对抽象技术决定过程的参与义务,通过提升组织—人员层面的控制力,防范可能存在的正当性风险。
与此同时,《宪法》对效能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其实质是着眼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机构建设的经验教训,解决国家机关工作中长期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前者侧重从规范对象角度,要求所涉实体法内容适合翻译成数字化的自动技术过程,后者侧重从技术应用角度,强调法律规定对所采数字技术的可控制性。(二)数字化行政方式的类型化界定 1.方法论上数字化行政类型化区分的必要性 在方法论上放弃以概念界定为逻辑起点,转而从类型化的角度,以所涉法律制度为标准,抽象出数字化行政的主要模式,规避技术介入程度和范围差异的不确定性与规范分析追求的准确性之间的矛盾,是从规范上厘清数字化转型与行政权正当行使的必要前提。其三,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决定了由其作出实体决定会使行政权内容正当性的传递陷入不确定状态。
二、数字技术驱动下行政方式变革的模式梳理 从信息技术替代人工行政方式程度的发展过程看,20世纪90年代后在公共管理领域迅速兴起的电子政务浪潮,成为政府管理和服务流程再造,实现行政现代化和科层制改革的制度发端。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即便是在已将该制度予以一般法制化确认的国家,也同样经历着因数字化自动技术方式向行政实体决定扩张而引发的正当性争论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相关的下位法要非常好地拓展宪法的规定,要实实在在地对宪法勾画出来的轮廓予以具体化。在法治实践中,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同样不可偏废。
而宪法对新的时代精神的体现便使得新的时代精神的内涵不再被随意地理解和解释。在我国法治实践中,合宪性审查已经有相应的制度构型:201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履行有关职责中注重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如制定监察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修订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作出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关于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职责问题、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等决定时,有关方面都进行了合宪性审查,遵循宪法原则和精神作出适当安排和处理。
是否超越制定机关法定职权。是否存在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情形。
③在法治体系这个完整而有机的内容构成中有若干重要方面,如作为静态的法律规范体系,作为动态的法治实施体系和法治监督体系,作为支撑要素的法治保障体系,再加之颇有中国特色的党内法规体系。基于此,本文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宪治国论作系统解读。习近平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习近平强调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31),这就要求我国建构严格的宪法解释程序。习近平还特别提出了红线和底线的概念,即党的领导尤其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或者党员干部的行为不可以触碰法律的红线,不可以逾越法律的底线。该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个核心制度自然而然地使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构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21)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9页。
但是,在我国法律制度中不存在宪法司法化的问题,我们也没有宪法司法化的制度设计。也就是说,宪法所规定的内容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都需要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有配套的宪法解释制度。
另如宪法和其他法律相比,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也相对严格,宪法的修改有着非常特别的程序(16)。(1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第2版。
⑧《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二○二○—二○二五年)》,《人民日报》2020年12月8日,第1版。归根结底,合宪性审查的本质是以相关法律法规是否与宪法精神相契合为立足点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宪治国论突出了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法治价值,习近平明确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9) (四)强化宪法实施的价值 有些国家实行宪法司法化的原则,所谓宪法的司法化,就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援用宪法条款对相关的案件作出判决(20)。
(41)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论述,它的基本含义是,法治不能离开政治,法治在一定意义上讲要服务于政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依宪治国的科学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这个顶层设计强调了宪法的重要地位,但是并没有提到宪法至上,当然也没有提到法律至上。
⑨这非常清晰地表明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构与宪法的权威密不可分。内容提要:学界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依宪治国论所包含的科学内涵、法治价值、法治构型等已有一些研究,但研究中的体系化和结构化还相对缺失,尤其是对其科学内涵、法治价值及其构型等还须进一步理清。
(24)这是对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基本要求。(四)宪法设计法治制度 2019年,习近平在《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一文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习近平还强调,我国的依法治国要体现以人民为主体,他指出: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和基本政治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关 键 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 宪法实施 习近平指出: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法律制度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若干具体方面或范畴,每个方面或者每个范畴都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所以习近平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构型中就强调要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的关系梳理清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强化宪法权威和强调宪法实施的重要性,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依宪治国的重要论述包括下列非常明显的法治价值。
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3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9页。
任何法治都与相应的政治理论相契合,或者任何法治都依赖于一定的政治理论。⑥这非常科学地阐释了国家治理过程中人民与法治的关系,进而也阐释了宪法对治理过程的主导作用。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9:22天狐定制
2025-04-05 19:18天狐定制
2025-04-05 19:06天狐定制
2025-04-05 19:03天狐定制
2025-04-05 18:43天狐定制
2025-04-05 18:21天狐定制
2025-04-05 18:02天狐定制
2025-04-05 17:19天狐定制
2025-04-05 17:15天狐定制
2025-04-05 16:56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